淮阴师范学院长期以来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守办学育人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上始终坚持彰显地方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按照“结合产业建专业,打造平台建队伍,机制创新促成效”的思路,在原有“三生”(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专业,并开展一系列转型试点,力求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切合需求、敢于创新、精于实践。面向区域现代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产业链发展需求,建设质量上乘、适用性强、形式多样的教育链资源要素,满足人才链高素质发展需要,打造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服务区域生物产业迭代延伸的创新链体系,实现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探索出一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搭台强链,畅通痛点:搭建开放立体的多元化多层次育人平台
平台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明确产业链不同环节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升科教平台建设水平,聚集各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平台育人功能,从而打破高校与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边界。
学院结合环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产业链发展的需求,集聚校内外有关资源,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目标,搭建了以校内外高层次实践实训基地为支撑的多元化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各平台依据不同优势,以基础实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构建了高校(University)—政府部门(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UGS教育共同体,把课堂搬到中学、企业、田间地头,倡导在中学学做教师、在生产一线训练技能。以多元化实践平台为载体,通过各级产学研、科技攻关等项目实施,提升教学科研团队的技术研发服务能力,盘活科创资源,实现高校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创新补链,连接断点:创新实践能力为本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弥补产业链发展的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短缺需要依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创新。学院构建了“实验—实训—项目—竞赛—创业”“五位一体”递进式能力培养路径,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职业胜任力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多方协同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实行“导师制”全覆盖,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探索课题式实验教学,借助各级别科研项目,提供开放课题供学生开展SRTP(学生研究训练)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省、市各级创新创业竞赛,通过“赛中教,赛中学”,将发现问题、方案设计、解决问题融入到人才培养中。近5年,本科生发表研究论文56篇,参加省级以上大创项目40项,学科竞赛获奖46项。通过赛教融合培养创造性思维,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为地方生物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
协同延链,打通堵点:协同推进多要素整合的产学研融通模式
学院顺应区域生物相关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才链的要素结构,推进“引企入教”,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产业相关的校企共建课程及教学资源,构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靶向式实践教育模式;构建“3+1”人才培养体系,即3年在校本部基础课程学习加1年企业实践,将课堂与现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不断引向深入,培养学生新时代教育教学能力、工程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
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特色课程10余门,省一流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重点教材4部。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来自地方生物产业选题达50%以上。生物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通过师范专业认证,并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专业生物技术先后获批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和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2019年学院协同世昌农牧集团、江苏省渔业协会等单位,牵头成立盱眙龙虾产业学院和现代渔业产业学院,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模式。2022年现代渔业产业学院获批成为江苏省仅有的涉农重点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年招生120余人,开展现代渔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建设企业实习实践基地11个,聘请产业导师16名,培训水产品养殖和生产区域从业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教改项目一般课题“搭台强链、创新补链、协同延链:地方高校生物类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路径探索”[课题编号:2023JSJG279]阶段性成果)
刊播媒体:中国教育报 刊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 作者:刘廷武 张曈
媒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1/30/content_144743_18043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