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淮师 >> 正文
【淮安日报】用周恩来精神教育青年人
时间:2012年11月22日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淮安日报11月22日B2版报道 他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顾问,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已年逾古稀,他的事业是朝阳事业。作为一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一直热情地关心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并把这当成自己的生活境界。他就是淮阴师范学院原副院长汪浩同志。

青蓝互济,薪火相接

汪浩从事周恩来研究,是“灵感源起,责任使然”。2002年,他在淮阴师范学院组建了周恩来研究所,希望可以为故乡高校的周恩来研究搭建一个平台,以实现“北有南开,南有淮师”的目标。2004年开始,汪浩与王家云等人开始寻找年轻的骨干教师,邀请他们一同申报周恩来研究的课题,增添“新的血液”。

2004年,他与韩同友合作,申报省周研会资助的“周恩来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课题。2006年,他帮助青年教师杨成敏、傅红冬、张红安等获得省周研会资助的“周恩来和谐理念与实践”项目立项资助。2009年,他又与王家云等同志申报获得省周研会立项并资助的项目“周恩来研究史”。他通过这些课题把师院相关专业的十多名政治、历史、文献方面的专业教师组织起来。汪浩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凝聚人心,组合队伍,通过“传帮带”和在实践中学习磨炼,来提升师院周恩来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薪火相继,目前淮阴师院已经显现出周恩来研究的一个学术梯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淮阴师院文学院《用周恩来精神点亮人生》的讲座上,汪浩绘声绘色,同学们静心听讲,这只是他讲座的一个缩影。每当学生打电话邀请他开讲座,他都热情赴约、从不推托,经常在讲座中给学生们推荐日本专家矢吹晋的《十九岁周恩来的东京日记》、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教育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还联合周恩来研究会的其他成员,为中小学、社会团体等开设有关周恩来精神的主题讲座。退休数载,汪浩的报告会一年几十场,他都欣然接受,他把每次的报告会现场当成关心教育青年人的好机会,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播撒心灵的种子。

创建周恩来班是南京梅园新村、天津周邓纪念馆在高振甫、赵炜、周秉德等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的指导下的一大创造。而把周恩来班创建纳入周恩来研究会的工作范围,则从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会开始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周恩来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汪浩关心年轻人的目标。1998年以来,他与学院团委、宣传部、学生管理部门一起,组织、推动、指导、总结、评比,创造了淮阴师院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2011年11月,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下发通知,向全省高校推广淮阴师范学院创建“周恩来班”工作经验。

夕阳人生,朝阳事业

在汪院长的书房里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夹,这是他病痛时躺在床上写作的工具。他身患糖尿病二十多年,又患腰椎管狭窄等病痛,不能长时间伏案,病发严重的时候路都走不了,但就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坚持将工作地点转移到床上,一笔一划、认认真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周恩来精神的光辉照耀更多的年轻人心田。

退休以后,他关于周恩来的一切社会活动,谈不上任何报酬,但他乐此不疲,家人和一些老同志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他笑着,“我只是给自己找一种生活方式”。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与人生理想谐然统一,寄希望于关心下一代事业,汪浩淡然的微笑里是沛然满身的满足与幸福。

报道链接:http://szb.hynews.net/harb/html/2012-11/22/content_2480354.htm

(作者:王新鑫 审核:王新鑫)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   审核:
版权所有 淮阴师范学院 2019  苏ICP备:05071367号-1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