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概况 >> 正文
【教学沙龙】第121期: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4年10月28日 09:13  来源:淮师新闻网  作者:张嫚莉  点击:

时间:2024年10月30日(周三)15:00-17:00

地点:理工北楼302

主题: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主讲:杨斌(计科院)、嵇海进(计科院)、魏东旭(物电学院)、冯小勤(物电学院)、唐娜(数统学院)、杨玉花(数统学院)

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

承办:数学与统计学院

主讲人:

杨斌,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算法与应用。主持省市级项目多项,累计发表SCI等论文10多篇,申请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等专利。获得校青年教师微课比赛三等奖,指导多名学生参与互联网大赛等并获奖,指导学生获得校创新创业三等奖、省级优秀论文等。

嵇海进,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获得校教学标兵提名奖、青年教师评优课二等奖,“校十佳教学能手”、校优秀教学案例;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3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蓝桥杯”“领航杯”等竞赛并获奖。

魏东旭,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目标探测与识别、非平稳信号处理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省、市级项目多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主持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1项,主持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项,参编《数字电子技术》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挑战杯、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省级奖项多项。

冯小勤,女,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省、市级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得江苏省高校基础物理上好一堂课竞赛、全国电子信息类教学竞赛等教学奖项多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竞赛等奖项多项。

唐娜,女,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获得过省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校青年教师评优课二等奖、院教学标兵、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江苏赛区二等奖;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均已结题。

杨玉花,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在教学上,先后承担了《线性代数》《微积分》《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教改项目。

主要内容:

1.对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相关思考。(1)结合慕课、雨课堂等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学习相互融合,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2)学生技能考核方面,结合社会需求,将主流技术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应用性技能水平。(3)探索校企合作方式,增加企业交流,以项目为主导,让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4)加强学生的竞赛参与度,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特长技能的发展,为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3.随着工科类专业的培养方式向应用型模式的转变,《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在逐步提升。为了解决这门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缺少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操作路径等问题,在课程知识点和思政目标之间建立有效的教学路径,开展“学赛融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4.本次教学分享主要阐述基于问题导向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以特定物理问题为课堂导向,在问题的知识背景、分析过程、问题解答和问题拓展中充分而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达到思政润物无声融入教学的效果。

5.针对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广泛深入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的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6.分析我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内容繁重、教学效果不佳等;探讨提高大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可行的措施,例如:实施分层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引入AI助教、强化师生互动、注重课程思政、加强教师培训等。

编辑:耿书敏   审核:皇甫素飞
版权所有 淮阴师范学院 2019  苏ICP备:05071367号-1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