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7月2日电(记者 唐瑀 闫艳 申珊珊 胡强)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29日至7月1日,淮阴师范学院组织开展大中小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学活动。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用好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校园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引导青少年铭记抗战历史,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奋斗精神在青春血脉中赓续传承。
活动由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教育局、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省涟水中学、淮安市新安小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共同组织,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市档案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涟水保卫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参与。来自5所大中小学校的党员、共青团员以及少先队员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他们走进淮安、南京两地相关红色场馆及全国文明校园,以研学活动为载体,通过微课堂、视频对话、寻访体验、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上好思政课,感悟并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图为研学活动启动仪式。记者 唐瑀 摄
图为研学活动启动仪式。记者 唐瑀 摄
6月30日上午,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长江路校区举行。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致辞。他指出,本次研学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校际协同、馆校联动实践平台,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模式、深化大思政育人特色的一次有益探索。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与中小学以及红色场馆之间在育人方面的协同联动,为大中小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新的路径和体验,也希望同学们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树立爱国奉献的情怀,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启动仪式上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盟”研学基地。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爱花介绍研学活动安排。来自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涟水中学、淮安市新安小学三个不同学段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采用“同题异构”方式,以鲜明的学段特色、精准的教学设计和深刻的价值引领,讲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思政课。淮安抗战老兵朱志成通过一段感人至深的视频,为全场师生带来了“血染的记忆”主题思政课,这堂来自历史亲历者的课程,以其真实的故事、深沉的情感、殷切的期望,在年轻一代与抗战英雄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桥梁。
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清阳,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蒋留成,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毛广雄、赖海燕,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严定忠,江苏省涟水中学党委书记胡恒进,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景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淮阴区文旅局局长崔建玲,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徐继明,淮安市新安小学副校长王正祥,以及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赖海燕主持仪式。
图为讲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思政课。记者 唐瑀 摄
在为期三天的研学过程中,师生们走进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的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省涟水中学、淮安市新安小学进行交流研学,还先后走进涟水保卫战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淮安市档案馆、周恩来纪念馆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场馆,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实践大课堂,将红色历史镌刻于心、把家国情怀融入血脉,激发青少年矢志拼搏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为研学师生参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记者 张苏杭 摄
图为研学师生参观江苏省涟水中学。记者 唐瑀 摄
图为研学师生参观淮安市新安小学。记者 唐瑀 摄
图为新安小学学生开展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主题宣讲。记者 唐瑀 摄
图为研学学生为涟水保卫战烈士墓碑描红。记者 唐瑀 摄
图为革命老兵思政课。记者 唐瑀 摄
图为研学师生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记者 唐瑀 摄
图为淮安市档案馆里的思政课。记者 王紫婷 摄
图为周恩来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记者 唐瑀 摄
图为研学师生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办悼念仪式。记者 申珊珊 摄
7月1日下午,本次研学活动结业仪式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省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省教育厅社政处、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江苏省涟水中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浦黄忠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跨越时空的“大思政课”。他希望同学们要用信仰高举南京与淮安的精神丰碑,通过大中小学联动维系共同的红色根脉,以奋斗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接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赖海燕作研学活动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研学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和实践大课堂中,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真正做到行有所悟、学有所获,达到了预期效果。她希望通过共建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取得新经验新成效。
师生们还共同观看了本次研学活动的微视频,重温了学习历程中的感人瞬间。与会领导为研学学生颁发结业证书。来自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涟水中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代表分享了研学体会,表示将牢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研学活动是一次铭记苦难辉煌、感悟精神伟力、砥砺奋进初心的精神洗礼之旅,通过馆校融合、校际协同的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的贯通共享与实践深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研学活动结业仪式。记者 王紫婷 摄
图为与会领导为学生代表颁发结业证书。记者 王紫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