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10月12日电(记者 胡风霞)10月11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在长江路校区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2026年度高级别项目申报教师动员大会。校长赵祥祥、副校长赖海燕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南京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张明教授作专题讲座。
图为淮师召开2026年度高级别项目申报教师动员大会。记者 唐瑀 摄
会议表彰了获批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省艺术基金,以及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的41位项目负责人,赵祥祥代表学校向立项老师表示热烈祝贺并颁发纪念品。
赖海燕作动员讲话。她指出,各申报人要深刻认识高级别项目的三重核心价值:它是教师个人学术生涯发展的关键“引擎”,是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的宝贵“淬炼场”,更是彰显学校社科研究实力与高度的核心“标志”。结合新一轮申报周期,赖海燕提出四点核心建议:一要破除心障,从“要我报”转变为“我要报”,点燃内生动力;二要精研深挖,在国家需求与个人学术积累的交汇点上锻造“高价值”选题;三要精雕细琢,以严谨的逻辑与精湛的表述打磨论证文本;四要协同借力,鼓励跨学科合作,紧跟社科处与学院的工作节奏,汇聚申报合力。
张明在讲座中提到,项目选题必须着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确保研究“顶天立地”。他鼓励研究者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开展交叉融合研究。他表示,高质量的申报书不仅要有鲜明的时代关切,更需有扎实的学术根基。他建议申报者应深入理解申报指南的精神,通过构建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可行的技术路线,将选题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论证优势。
大会交流发言环节,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张文华从学院组织层面,分享了在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特色做法。教育科学学院杨绪辉、公共管理学院武庆荣、文学院葛志伟、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晓燕等4位教师代表与大家交流经验,畅谈项目申报的心得体会。
会上,社科处处长展伟总结了2025年高级别项目的总体立项情况,分析不足,凝练经验,并对新一轮申报周期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各文科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机关党委、党委学工部、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及拟申报2026年度高级别项目教师、2025年新入职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图为表彰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记者 唐瑀 摄
图为表彰202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古委会项目负责人。记者 唐瑀 摄
图为表彰2025年省社科基金、省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记者 唐瑀 摄
图为南京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张明教授作专题讲座。记者 唐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