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7月12日电(记者 林旭 欧成妍)为了切实了解中央有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受国家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为淮安市脱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淮安区博里镇开展主题为“落实政策下乡 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学习 感受乡村振兴
7月10日,历史学院实践团来到了博里镇马桥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基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见证了从育苗、插秧、施肥、打药、打谷、收藏全程机械化的生产过程。村支书告诉同学们,这些机器全是政府出资为马桥村购置,还有专家指导村民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通过一件件现代农具、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实践团真切感受到了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巨大改变,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给村民带来的实惠。
图为参观工厂化育秧基地。记者 祁晨静 摄
回顾历史 奔向幸福生活
随后实践团前往博里镇陶舍村,在这里倾听老党员们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身的经历。老党员们回顾了当地几十年来在衣食住行、生态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大家对国家扶贫政策前景的憧憬,大家纷纷感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陶舍村陶书记的带领下,老党员们为实践团中的学生党员佩戴了党徽,并向着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图为听老党员讲述亲身经历。记者 祁晨静 摄
宣讲调研 共悟文件精神
实践团向部分陶舍村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当地村民对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的知晓情况,以及当地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面对文盲、年老眼花的村民,实践团成员则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帮助他们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问卷调查后,实践团还向当地村民发放了宣传单,宣讲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等政策及文件精神,帮助村民更好地知晓政策。
图为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记者 祁晨静 摄
结对帮扶 展现青年担当
陶舍村当地的留守儿童在实践团的带领下,一起制作毛根手工艺品。大家为孩子们细心讲解如何弯铁丝,如何选择颜色搭配,充分发挥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实践团还与儿童家长们建立了微信课堂,为孩子们在线上批改作业,并向孩子们送去了学习文具。
图为带领留守儿童做毛根工艺。记者 张艳 摄
在陶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访了当地的低保户家庭,为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同学们向低保户们宣讲了国家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助力低保户脱贫而出台的相关办法。低保村民表示,虽然自己还是低保户,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日子却也是越来越好了,全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图为走访贫困户。记者 张艳 摄
本次“三下乡”活动,历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博里镇,切身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活动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党员们的责任感,强化了他们的担当意识、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