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28日电(记者 张菁菁 晏紫灵)近年来,教科院以“体系化、全程化、全员化”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强化意识、多元协同、全员参与”的考研育人生态,取得了生动的实践成果。2025届毕业生考研工作高质量提升,报考人数、录取率、名校录取占比等多项数据实现稳步增长,目前51名学生被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名校录取。
图为教科院考研表彰会。记者 刘佳雨 摄
报考热度持续攀升 全域展现发展新活力
今年,教科院考研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展现出学生深造意愿的稳步提升。在硕士研究生录取方面,学院连续三年实现录取率阶梯式增长——2023届占比5.2%,2024届跃升至8.47%,2025届目前已突破12.8%,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2025届学生中,考研达线人数66人,目前考研上岸人数51人,占学生总数12.8%,占考研上线人数77.27%,(国外大学研究生申请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教育技术专业表现亮眼,该班级37名学生中,考研过线人数达15人,占班级学生数40.54%,考研上岸人数13人,占考研过线人数86.7%,占班级学生数35.14%。2021级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占年级学生数的37%,经过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动员,2022级已明确报名参加202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占年级学生数的67.5%。
育人工程精准发力 全程护航学子追梦路
教科院精心打造了“体系化设计、全程化跟进、全员化参与”的考研支持体系。在体系化建设方面,学院开创“导师-课程-资源”三维支撑模式:考研导师制,全年开展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专业课教师提供个性化辅导;专属考研自习室全年开放,成为学子们备考的“精神港湾”。从动员到录取,学院构建了全链条服务体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牵头成立考研工作小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形成合力,全程提供调剂指导、心理疏导;学生骨干自发开展朋辈辅导,形成“师生联动、生生互促”的良性生态。通过考研动员大会、主题班会,激发学生深造内驱力;复试阶段组织的全真模拟面试,让学生提前体验考场氛围,考试期间,由教师党员、学生骨干组成的服务团队,更是在交通调度、考前心理疏导等环节提供暖心保障,持续服务考生。
传承经验锚定方向 全力续写育人新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教科院将持续深化“考研工程”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四个一”育人新范式:构建一个智慧化考研支持平台,整合历年真题、院校信息、导师资源等大数据,实现精准化报考指导;完善一套阶梯式培养方案,将考研辅导贯穿本科四年培养全过程;培育一支专业化导师团队,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担任学业导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品牌项目实现经验传承的良性循环。目前,教科院启动“早鸣计划”,聘请51名2025届考研上岸学子担任考研校外考研指导员,深维度助推2022级学生考研发展。
教科院党委书记葛军表示:“学院将以考研工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下一步计划与国内相关高校建立研究生生源基地,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国际硕士研究生培养培育力度,为学生深造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